社会学里强调“有人群就有组织”,在现代社会里,我们则应该强调“有组织就有文化”。在当代,我们远不能如古代人那样选择“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”的人生进退模式,个体必须倚赖于组织而存在和发展。 由于教育背景、文化环境以及经历的不同,导致了人们处理人和事的时候,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、不同的思维及操作习惯,不断地交往和沟通之中,需要按照一定的价值观和符合组织利益的机制和制度进行协调,人们在组织中就按照这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处理事情,这样就产生了原始的组织文化。 实际上,组织文化本身有积极和消极两种,而我们具体到某个企业中的组织文化时,往往强调的是积极的企业文化,或者说是企业文化中的积极因子,忽视的是消极的企业文化。或者说是企业文化中的消极因子。一旦决策管理层与执行层之间,在某些方面没有能够达成共识的话,就很容易滋长和传播,负面文化因子在人们心理的强化过程非常快,强化的程度往往也非常深,而且形成之后难以改变。 从企业的经营实践来看,各个企业对于企业文化的态度都是不同的。有的企业尚处在原始的谋生阶段,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当然是视而不见,或者即使做了,但往往不系统,不全面,而且也没有全员参与和全员认同,往往是老板或者管理者的一厢情愿的良好想法。即使他们在发表最初愿景的时候,也没有多少人相信,尤其是当经营管理层的言行高度不一致的时候,不是通往那个前景,良性企业文化因子往往就没有什么生命力了,没有一点可信度,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,每个人都以博弈的心态来处理在企业中的各种关系,那么企业内耗就会不断扩大,从而减弱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。 那么,我们如何才能建设出良性的企业文化体系呢? 首先,必须重建经营管理层在企业内部的诚信 从国内外众多企业中,我们可以看到,国外如微软、通用、诺基亚、麦当劳等,国内如联想、华为、蒙牛、志高等,它们往往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,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是非常突出的,它在业内也能够排到前列的位置。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,必须对自己的承诺负责。只有坚决做到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,才能在企业群体组织中重建完整的诚信体系。经营管理层对员工负责,员工就会对客户和顾客负责。因此,我们主张构伟大的企业愿景,但绝不主张虚假承诺。彻底的诚信文化体系构建起来,就会形成系统科学的价值观。没有企业诚信文化体系的构建,良性企业文化的形成便是无源之水。